宇彦德也不作假,笑眯眯说道:“那我就不客气了,收下你送的礼物了。我听说你送了折子,想到农司局做事?”大宇朝以农业为本,非常重视农业,所以农司局的地位很高,但是在农司局上面想做出一些成绩很难,升迁自然也非常困难。
“恩,是的,我已经整理了一份农书全书,只等着验证里面的其中不确定的部分,就可以成为一本很好的农业指导用书。”关浩锦轻声说道,“那是我翻阅很多农书,总结出来的,用的是白话文,通俗易懂,这样就可以有很多农人得到先进的生产管理方式,提高生产力,进而提高产量。我还有一个重要的发现,现在我们大宇朝的农田一年只种一茬,这样就要半年的时间地里面没有种东西。如果能把这段时间利用起来,再种一茬其他的东西,想必可以得到一倍的粮食。这样的话,百姓的生活就能大大提高,百姓不光可以吃饱肚子,手里还可以有点余钱。”
宇彦德来了兴致,说道:“哦?真的吗?我们现在去书房聊聊,看看你整理编纂的农书,还有所谓的一年两季的种植作物。”
本来宇彦德来这里,就是和关浩锦套近乎,但他和大姐的关系还不明了,宇彦德作为一个外人不好说。现在有了感兴趣的话题,就自然很多,场面也热络起来。要不然两个男人大眼瞪小眼,多尴尬啊。
宇彦德和关浩锦一起来到书房,看到满满的大箱子,很是惊讶,问道:“这几个箱子都是农书?”
“恩,似的,里面有很多资料,那个红色的箱子是我自己编撰的。”关浩锦打开脚边的大箱子,笑着说道,很是自豪,仿佛以前的劳累全部消失不见了,就是因为他的劳动成果得到别人的称赞和认可了。一旦这些东西让更多人知道并且利用好了,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啊!
宇彦德拿起其中一本,仔细阅读,的确非常简单明了,而且上面还有作物每个不同阶段的不同情况,上面还附有对付一些病虫害的方法。
宇彦德看了之后,点点头说道:“好样的,不愧是我大姐看上的人。”
关浩锦并没有因为宇彦德的话,感到不好意思,反而感到窝心,说道:“在下能编纂出这么多的农书,还是长公主功劳,经常给浩锦送去一些稍有的农书资料。要是没有长公主的帮助,草民是不可能写出这么全面的农书的。”
呵呵,大姐居然暗度陈仓呢,女生外向,看来都是如此啊。这还没成亲呢,就开始为关浩锦谋划了。不过想想关浩锦出了状元郎出身,治理能力很强,其他的也没有什么优势。如果再不能拿出一点好的东西出来,父皇也不好答应把大宇朝最为尊贵的公主嫁给他啊。
“那好,你倒再说说,一年两季有什么说法?”宇彦德比较关注这个,毕竟农书的论证和推广需要很长时间,但如果是合理的轮播,则可以立竿见影,一两年就见成效。
关浩锦拿出一张白纸,边写边说:“在我们大宇朝最南部,我们可以推广一年两季水稻,甚至三季。前两季的水稻可以长的非常饱满,第三季的水稻估计长的不是很饱满,就算不能用来吃,但可以碾碎了,饲养一些鸡鸭鹅之类的禽类,补贴家用,改善生活,总比浪费了好。等到了冬天,土地就闲置下来,翻好地,施肥,让土地修养一番。中间的地区,长江以南,我们可以推官两季水稻之后,然后种植小麦,正好可以在第二年收完小麦之后,在循环种植水稻。至于北方,因为水比较少,夏天不适和种植水稻,但可以种植土豆,山芋,玉米之类的高产作物,到了秋收之后,再种上小麦。这样轮番下来,收获的粮食自然就比以前多很多。
希望大家下载本站的app,这样就可以永久访问本站,app没有广告!阅读方便
后期会推出留言功能,你们提交你们喜欢的小说,我来购买发布到本app上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