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在说马丁只会拍动作戏,只会卖弄搏击与枪术,浪费了自身的天赋。
此刻的克鲁尔完全不赞同,马丁这一刻爆发出的演技,简直是天才级别。
“这种角色,演技差的再努力都没用。”他心里嘀咕:“但天才般的好演技,能通过努力把剧本上的文字,变成真实可见的角色。”
半分钟的长镜头,很快结束拍摄。
马丁去大卫-芬奇那边看了导演监视器,两人对此并不满意,回头继续拍摄这一条。
就在克鲁尔的注视下,这条镜头重复拍摄了五次。
他发现每一次马丁都会有所进步,每一张变幻的面孔都变得越发清晰立体,让他能感觉到每一张面孔下隐藏的是什么样的性格。
这条镜头结束,马丁进入了休息区,坐在椅子上闭目养神。
克鲁尔没过去打搅,因为剧组仍然在拍摄。
片场中没有演员,大卫-芬奇指挥摄像机拍一些空镜头。
克鲁尔仔细看了一会儿,发现这些空镜头也都有特殊意义。
比如在洗手台上,放着多个刷牙杯,这些杯子里面装了或颜色或造型完全不同的多根牙刷。
克鲁尔数了一下,牙刷的数量是24个。
正好对应男主角的24个人格!
不愧是大卫-芬奇,好莱坞最擅长拍摄这类片子的导演,细节之处做的极其到位。
克鲁尔有种感觉,马丁加上大卫-芬奇,会带来一部震惊全美的作品,说不定会成为这类影片的标杆。
剧组收工,大卫-芬奇还在忙碌,马丁去卸妆换衣服。
助理导演过去通知马丁,《综艺》的记者到了。
今天的采访上周就定好了,马丁点点头,回到拖车又熟悉了一遍采访文稿。
跟脱口秀一样,采访也有剧本,大部分问题都是事先沟通好的。
马丁快速看了遍文稿,换上一身休闲服,重新回到摄影棚里。
大卫-芬奇已经等在这里了。
剧组以片场作为背景,摆了三张沙发椅,采访基本以聊天的方式进行。
马丁认识克鲁尔,跟他握了下手,坐在了大卫-芬奇旁边。
克鲁尔征询过意见,打开录音笔,率先说道:“早在十几年前,我就听说过比利-米利根这个人,好莱坞以他作为范本,进一步拓展拍摄的电影不少,但很少有人像你们这样,直接拍摄人格如此多的角色。”
大卫-芬奇接话道:“之前我拍摄的《战栗空间》和《搏击俱乐部》,其实都有借鉴比利-米利根,对他这个人我一直很感兴趣,马丁给我看了这个剧本,我立刻应了下来。”
克鲁尔问道:“大卫,你特别中意这类Jing神状态不稳定的类型?”
大卫-芬奇笑了笑:“《分裂》应该是我最后一次拍摄这类片子了,有限的职业生涯当中,我也想多尝试一些不同类型的电影。”
克鲁尔看向马丁:“刚才的拍摄中,我看到你在短时间内,至少变换了四副面孔,就像四个完全不同的人,这对你也是个挑战吧?”
马丁点点头:“非常非常困难,这几乎是七八个完全不同的角色,我为此做了大量准备,从剧本创作时起,就在寻找各种人格分裂的案例,仔细研究过五十多例,又对男主角的每一个人人格,进行了细致的剖析与思考,笔记都记了两大本,这才有还算顺利的表演。”
克鲁尔问道:“你认为这些人格中哪个最难塑造?”
希望大家下载本站的app,这样就可以永久访问本站,app没有广告!阅读方便
后期会推出留言功能,你们提交你们喜欢的小说,我来购买发布到本app上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