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乡的姐姐回来了 - xia乡的姐姐回来了 第10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过这种机会也得靠居委会分下来,要表现好的大院才能轮上。

    机会不是太多,一年也就几回。

    别的手工零活诸如给纺织厂卖的新疆衣裙串珠子之类的更是少得很。

    人家都是忙不过来才会找外头的人,平常哪怕赶时间也是优先自己厂子的家属。

    但机械厂没什么类似的手工活儿。

    所以虽然于朵什么能挣钱的活儿都做,至今也只有6块多钱的私房钱。

    家里的生活费她是从来没有贪污过的。

    杨大妈中肯地道:“你二姐一个月能有15块进账,不算困难群众。居委会了解清楚情况后估计是不会有临时工的活儿安排给她的。”

    这15块于凌还没拿到,于承说等元旦后发了工资给她。

    “是啊,我们大院也好久没轮到糊火柴盒了。”

    走到半道,几人又听说今天还有大白菜供应。

    周大妈道:“怎么这时节还有大白菜?”

    大家伙今天过冬的大白菜都囤过了。

    “听说是外地运来的,不多。一家最多准买十窝。”

    十窝,也很不错了。

    那这一个篮子就不够了啊。一窝大白菜就能有五六斤的。

    而且骨头和大白菜也不在一个地方供应。

    于朵和杨大妈沟通了一下:她回去把杨大妈的小推车推来,杨大妈去帮于朵占着位置。

    到时候两个人买好了一起用手推车推回来。

    篮子也由杨大妈一起先拿过去,正好可以占着位置。

    其他几个大妈也大多是这样和相熟的人搭伴。

    于朵就和要回去的两个大妈一起转身往回走。另外三个大妈一起往rou联厂的摊位去。

    回到家于朵探头看了一下。二姐起来了,正在刷牙。

    大院里有一个公用的水龙头,这时候肯定冻上了。要用水还得先用热水给它化开,浪费时间得很。

    所以于朵昨晚就挑了两桶水倒在自家水缸里,从里头舀来用。

    半缸水就不容易冻上了。

    这半缸水一家子用一天差不多。

    等下午天气暖和些,她就舀起来做饭的时候先用。然后再去接两桶挑回来倒水缸里。

    水龙头公用的,按人头摊水费。管院大妈回头会算清楚了上门来收费。

    12岁以下的统统算半个人。

    至于电费,各家都有一个单独的电表。

    昨天二姐回来,今天开始她就要算人头了。

    不过既然锑锅里备着热水,水缸里也有冷水,于凌起来后就直接从锑锅里舀了点热水到水杯里,又舀了些冷水兑上。

    看到于朵她从嘴里拿出牙刷道:“你这是送孩子上学回来了?”

    她儿子只能送给老乡,于承和邱新梅的儿女倒是过得好啊。

    她还没出过门,而且大杂院不上班、上学的闲人也都出门了。

    就没人告诉她于朵是去买骨头了。

    “rou联厂的摊位今天供应骨头,另外供销社还有大白菜。我回来拿杨大妈家的小推车,回头好多买一些大白菜回来。”

    老北京过冬前储存大白菜是传统。他们这院里家家户户都有地窖的。

    就将就的从前这个院的地窖,一家分了一块地方。

    嗯,以前这个院不是大杂院。应该是有钱人家的四合院,还是二进院。

    而且留下的雕栏、柱子看其起来都还不错。

    不过如今这二进院住了十一户人,彻彻底底住成大杂院了。

    因为二姐刚回来,于朵便多交代了两句:“锅里的面水我给你留着呢,你将就那个下面吧。应该还有些热乎气。然后再把锑锅放回去备着火。我买了骨头和大白菜要去厂里办板报。你如果要找我就去厂里。要洗衣服什么的,也舀点热水兑上冷水洗。”

    于凌挑眉,“怎么是你给机械厂办板报啊?”

    “我是帮忙的。不跟你多说了,回头看别人把骨头买完了。”


下载app进行无广告阅读!

【1】【2】

添加书签

站长有话要说

希望大家下载本站的app,这样就可以永久访问本站,app没有广告!阅读方便

后期会推出留言功能,你们提交你们喜欢的小说,我来购买发布到本app上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