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那要是问维淑,嘴里除了夸再听不到别的。
&esp;&esp;杨桂英抿唇笑起来,小心摸了下衣服的料子,滑溜溜的,感觉手一碰,茧子就给它刮抽了丝,跟她往日里穿的那些松松垮垮的棉布衣很不一样。
&esp;&esp;杨桂英是个优秀的学生,虽然一开始不适应,但也在努力习惯,这让董老师很有成就感,瞬间当老师上了瘾,兴致勃勃问:“你要不要学认字?你要是想学的话,我教你。”
&esp;&esp;杨桂英当然想认识字,小时候有个远方表叔就是文化人,后来进了城,让全家都吃上了商品粮,所以她打小就佩服文化人,觉得文化人最有出息,也因此宁愿咬着牙饿着肚子都要把维淑供出来。
&esp;&esp;但要是让她学认字,她却是有些纠结,吞吐道:“我现在学,能行吗?我年龄都这么大了,肯定学不会的。”
&esp;&esp;董芳苓安慰她:“怕什么,你今年也才五十出头,往后还有几十年的日子呢,人家小孩子学认字也是学了好几年,还得是从早到晚地学。你就算进度慢点,几年学不会,那就学十几年,慢慢学就是了。再说,又没指望你去考状元,咱不说多Jing通,就学了在出门的时候能看个公交站牌,认识个店招牌就行,要不然你自己出去,维淑也不放心,生怕你迷了路。”
&esp;&esp;说完她又补一句:“顶多就是吃点苦,但你说你像是怕吃苦的人吗?种地挨饿的苦都吃得,认字的苦还能更苦吗?”
&esp;&esp;是这个道理,杨桂英别的不好说,就吃苦那是一点不怕,她瞧着她笑起来,一咬牙说:“学!”
&esp;&esp;她一说学,董芳苓立马兴冲冲地带她去书店买了小学一年级的语文课本,准备照着课本上的字教她。
&esp;&esp;两人买完书回来时,何维淑也下班到家了,一听是妈妈准备学认字,她惊讶地看向杨桂英,接着笑说:“妈,我支持你,我相信你肯定能学会的。”
&esp;&esp;杨桂英闻言不好意思地用课本挡着脸笑起来,那股娇羞劲儿,好像一下子回到了她的少女时期。
&esp;&esp;现在的语文课本上都是先从拼音学起,而在董芳苓上学那会儿,拼音都还没出来呢,是后来拼音被编进课本了,她自学的,现在又教给杨桂英。
&esp;&esp;可明明杨桂英平时说话的时候又利索又流畅,一到学拼音的时候感觉自己舌头都是硬的,就是拐不过来那个弯,而且那拼音长得曲里拐弯儿,她还老记不住哪个读哪个,但她有一点好,就是特别肯下苦功,在家里没事儿就写就练,练习的特别勤快,遇到不会的就去请教闺女女婿。
&esp;&esp;还不会用笔,那就一停一顿地写,往日里扛起锄头挥起镰刀十分灵活有力的双手,这时候笨拙得很,但她看着本子上歪歪扭扭的笔迹却十分开心。
&esp;&esp;还不认识字,那就在拼音旁用笔画上她自己知道的符号,来记住发音。
&esp;&esp;学生这么努力,当老师的教起来也很热情高涨,董芳苓每回给她上课都拿出百分百的Jing力,还会提前做好笔记备课,力图用最通俗易懂的语句来讲解上课的内容,让杨桂英学得更轻松,理解得更透彻。
&esp;&esp;就这样,一对一的小班课程正式开启,不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很乐在其中。
希望大家下载本站的app,这样就可以永久访问本站,app没有广告!阅读方便
后期会推出留言功能,你们提交你们喜欢的小说,我来购买发布到本app上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