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 我,呼风唤雨 - 第5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好在县丞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一见到赵二郎手中还滴血的长剑就立刻断定了陈昭是贤明之人,主动推举陈昭暂代县令官职。

    赵溪抱着公文进入厅堂时看到的就是一只坐在案后高深莫测的陈昭。

    “主公?”赵溪跪坐至桌案边,把手中公文放至桌上,侧头看向陈昭。

    “一个坏消息。”陈昭面色凝重,“方才刚送至的一篇公文,黄巾军已在百里外安营扎寨。”

    赵溪久久不语。

    陈昭轻咳一声,提示:“你没什么想问的吗?”

    赵溪试探问:“昨天你不是还骂‘那群该死的杀千刀的黄巾贼’吗?今日他们就成了黄巾军了?”

    :我,大贤良师弟子

    陈昭咳嗽两声,镇定道:“你记错了,我一向敬仰大贤良师,怎么会背后偷偷骂他‘老贼’呢?”

    顿了顿,陈昭言简意赅:“自冲入阜城城门的那一刻起,我们就只剩下一条路了。”

    不是她想当反贼,是朝廷逼她当反贼。

    不造反,难道要被关在城门外稀里糊涂的死吗。

    赵溪叹了一口气,幽幽道:“主公,我先前其实不知道你背后还偷偷骂过大贤良师来着。”

    陈昭沉默片刻,哈哈一笑:“不是你不知道,是我的确没有骂过大贤良师。没做过的事情何来知道一说呢。”

    “先说黄巾来袭一事吧。”陈昭转移了话题。

    二人面前的桌案上已经铺上了一层舆图,这幅舆图是陈昭从县衙后堂所得,原本舆图范围只有阜城一带,陈昭又往外扩展了一段,囊括了阜城周围方圆二百里。

    “这一支黄巾军的渠帅名叫左校,是大贤良师张角手下三十六方渠帅之一。这一支黄巾军有上万人。”陈昭随手从案上的果盘里拿出一粒红果搁在阜城西南方,代表情报里黄巾军的位置。

    赵溪意识到了不对劲:“我觉得咱们的人没法以一当百,虽说我没读过兵书”

    阜城之中如今剩下的士卒不足千数,她们查阅过公文发现大部分Jing锐士卒都被调去了安平郡城,留在阜城中的只有一城老弱妇孺。

    “我读过兵书,还知道有人能带着八百人大败十万人。”陈昭笑道。

    还因为这场合肥之战让孙权多了个孙十万的外号。

    赵溪崇拜看着陈昭:“主公也能如此?”

    “不能。”

    陈昭摊手,她的兵法还处于纸上谈兵阶段,张辽以八百人攻破孙权十万人的时候他都身经百战了。

    “不过我还有一个好消息。”陈昭慢悠悠道。

    “我是大贤良师的弟子,所以咱们不用守城。”

    黄巾之乱虽说持续时间不长,短短十个月就被东汉朝廷派兵平定了,可鼎盛时候涉及八州之地,冀州更是张角亲自坐镇的大本营。

    东汉朝廷将她视作贼寇,难道她还要为东汉朝廷宁死不屈吗。

    仔细想想投奔黄巾也不错,太平道搞鬼神这一套,没有门阀出身限制。她一个孤儿,又是个年幼女郎,投了朝廷也不会受到重用。

    刘备还顶着大汉宗亲的名头呢,前期还不是照样四处受排挤。

    主公什么时候又成了大贤良师的弟子了?上个月她不是还说太平道是迷信糟糠,符水治病是心理安慰吗?

    赵溪看着陈昭高深莫测的表情,识相把满心的疑惑吞回了肚中。

    或许,这就是主公的境界吧。

    尽管赵溪想了一晚上也没想明白这半年天天和自己混在一起打猎练武的小伙伴到底是利用的什么时间去向大贤良师学的神仙方术。

    翌日。

    一队头戴黄巾的军队浩浩荡荡往阜城而去,领兵的渠帅名叫左校,乃是黄巾军三十六方渠帅之一,大贤良师张角最喜欢的弟子之一。

    起码左校认为老师最喜欢他才会让他随侍身侧,其他师兄弟都被派到其他各州带兵,只有他还能留在冀州为老师打先锋。

    先打阜城,攻下阜城之后便能带兵东去直达安平,安平郡是安平王的封国,老师说擒贼先擒王,既要造反,便要先抓住几个汉室宗亲以示天下,方能打击朝廷气焰。

    左校骑在马上,把双目眯成两条小缝,眺望着远处已经出现一个黑点的阜城,等待打探消息的斥候回来。

    根据他所知的情报,阜城没有多少兵卒了。安平王刘续胆小如鼠,得到黄巾起义的消息后立刻吓得连夜抽调属下各城军队至安平郡城勤王保驾。

    只需等斥候归来,他就挥兵拿下

    “报!渠帅,阜城、阜城。”


下载app进行无广告阅读!

【1】【2】

添加书签

站长有话要说

希望大家下载本站的app,这样就可以永久访问本站,app没有广告!阅读方便

后期会推出留言功能,你们提交你们喜欢的小说,我来购买发布到本app上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