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 我,呼风唤雨 - 第35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也就是商贾和豪强完全可以支持起一支军队

    :桀骜不驯的样子

    “果然被主公料中。祢隽给主公送了请帖,请主公明日去祢府赴宴。”

    崔琰大步迈入厅中,把手中宴帖放至陈昭案上。

    崔琰出自清河崔氏,被平原郡本地的士族划分成了可以亲近的对象。陈昭和本地士族联系也一直都是崔琰牵线搭桥。

    陈昭打开请帖,扫视请帖上那密密麻麻的一串署名。

    “咱们平原郡的四十一位贤才联名设宴请我赴宴。”陈昭含笑。

    平原郡下属十县,估计能赶过来的大户都连夜赶来了。

    “主公是打算明日就去,还是再晾他们几日?”

    陈昭起身伸了个懒腰:“咱们目的是要粮食,又不是要吓唬他们,里面好几个老头都六十多岁了,吓死了事小,人死了咱们没有由头要粮食事大。”

    “明日就去。”

    次日,天晴气爽。祢府早早便打开大门迎客,鸡羊和成车的酒水如不要钱一般往府中送。

    略有些诡异的是,来往宾客并不像往常赴宴一样趾高气扬,反倒是各个都待在马车上不下来,也不唱名,生怕被人认出身份。

    祢府后院,名贵花草满院,还有一方占地两亩的池塘,其侧柳枝飘飘,鲜花朵朵。

    宴席便设在池塘正对的厅堂内,此处窗户大开,正好能将良辰美景收入眼中。

    往常宴会上都是一片喜气洋洋之声,今日却只有哀叹声。

    众人也不各自落座,而是都围在祢隽身旁七嘴八舌商量对策。

    “祢公,你说这陈昭摆出此计来算计咱们,是为了什么呢?”刘义苦着脸,面上顶着两个硕大黑眼圈。

    他一宿未睡,算起来他还和汉室有点关系,虽然也得是祖上十八代往上数才能数着了。

    可到底也能自称一句汉室之后,若是被朝廷发现他们“勾结”反贼,别人不一定会死,但是他一定会死的透透的。

    无利不起早,陈昭那个老jian巨猾的女郎既然设下这个计谋,肯定有所图。

    “哼,她养着那么多为非作歹之徒,还能是为了什么,多半是嫌咱们给她的粮食不够。”祢隽冷哼一声。

    一人愤愤不平:“难道她要咱们就得给她吗?咱们的粮食也是辛辛苦苦历年积累下来的啊。咱们应当联合起来,让陈贼知道咱们的厉害!”

    “正是如此。”刘义怒气冲冲开口附和。

    “陈使君到!”

    厅外传来一阵各位响亮的通报声,厅内众人立刻安静下来,一哄而散,各自返回席后跪坐。

    陈昭大步流星走入厅中,厅内席位已经满了,只有上首还空出一个东向的席位,她也不客气,径直在首席后就坐。

    南北两侧座位依次排列,左侧首位是祢隽,右侧首位是刘义。

    陈昭刚一坐下,便有人迫不及待开口询问。

    “陈使君,在下听闻您下令立了一座石碑,名叫昭明军功德碑。”

    陈昭看向开口之人,是县中一个大户,上次捐了三千斛粮食。

    他家在般县东有一处山庄,家仆近八百,田地五千多亩。

    陈昭点点头,沉稳的目光瞬间变得柔和,感动之情溢于言表:“数日前,我为赈济百姓,向诸位贤达募捐粮草,幸得诸公慷慨解囊。军中每一位士卒都应当知晓他们能吃饱饭全仰仗诸公大德。”

    听在众人耳朵里,就是“就算朝廷只抓住一个士卒,他也能把你们全供出来”。

    “这、这,我等受之有愧啊。”祢隽口干舌燥,“不若将那石碑上的字改一改,只刻陈使君名字就好。”

    “此言差矣。”陈昭挑眉,“诸位助我甚多,我陈昭可不是有恩不记之人。”

    一侧焦急的不停摩挲膝盖的刘义插嘴:“那在下未帮助过陈使君,那石碑上为何也会有我的名字?”

    这话说的就有点不要脸了,其他人都出了粮食就他没出,还好意思开口。

    陈昭脸上笑容却更大,她道:“子曰: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诸位给我的帮助,未尝少于粮草之助。”

    刘义心里一咯噔。

    什么意思,以直报怨,这是要先对他动手吗,怎么听起来他好像还活不到朝廷清算他的时候?

    咱们有话好好说啊。

    酒过三巡,菜过两轮,众人只低头吃菜,分明是热闹的宴席,却生生吃出了三分丧席的架势。

    “咳咳。”祢隽终于顶不住众人频频投来的眼神,硬着头皮开口了。

    “老夫想把名字从那块功德碑上去掉,不知使君意下如何?”


下载app进行无广告阅读!

【1】【2】

添加书签

站长有话要说

希望大家下载本站的app,这样就可以永久访问本站,app没有广告!阅读方便

后期会推出留言功能,你们提交你们喜欢的小说,我来购买发布到本app上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