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 我,呼风唤雨 - 第226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更可气的是,倒数第一那个混账,是个读了两个月就扔下书本,偷偷跟着昭明军打豫州去的莽夫。

    “卷不动儿子,老子还卷不动自己吗?”

    何赞悲愤之下,干脆卷起铺盖住进了工地。每日瞪着一双铜铃眼,但凡瞧见半块歪斜的砖,便要跳脚骂上半个时辰。

    好歹砖扑歪了他骂两句还能正过来,家中的孽畜他骂干了唾沫也还是那副混账样。

    “仲景以为如何?可还需再增添什么东西?”陈昭侧头询问身侧中年文人。

    张仲景身长七尺有余,一袭素麻长袍缀以青衿,眉疏而目邃,颔下三缕清须随风微动,更添几分沉静,身上带着一股浓郁的艾草气息。

    此人名为张机,自仲景,出身南阳,举孝廉为官,孙坚死后继任长沙太守官职,袁术兵败,豫州归属陈昭,他也就成了陈昭的属臣,被陈昭一纸调令调来了邺城。

    没官职的华佗满天下跑,有官职的张仲景一抓一个准。

    张仲景目露赞叹,抚须含笑:“使君周全,下官并无可增添之处。”

    何赞在背后嫉妒盯着张仲景,怎么也不明白这家伙凭什么一来就能得昭侯以礼相待。

    不就比他多两缕长须吗?

    “那这座昭明医学院,昭便托付给仲景了。”陈昭引着张仲景至学院后堂。

    此处已有数人等候,为首几个男女年纪都不小了。

    “孙翠是邺城最好的接生婆子,擅长缝合止血。”陈昭指着一个约莫五十岁的老妪。孙翠见到张仲景,也不慌张,上前施施然拱手见礼。

    在这个手术并不盛行的年代,接生婆是距离缝合最近的职业。昭明医营中第一批军医,十个里有七个是接生婆转业。

    “这是华轩,华佗神医之徒。神医志在四方,昭屡次写信相邀,神医都不愿在一地久待,被我磨急了眼,才舍了个爱徒给我。”陈昭无奈摇头。

    “还有于吉,仲景应当认识他,他如今也是学院中的讲学博士。”陈昭指着最后一人。

    张仲景惊讶:“竟是于道长?”

    他有一位好友信奉于吉,得知于吉被陈昭手底下的将军抓走之后伤心好几日,拉着张仲景诉苦。

    连黄纸都提前给于吉烧完了,十分虔诚。

    张仲景心想,得了,于吉还活着,他那位好友黄纸白烧了。

    陈昭神色未变:“于道长被我感化,决定弃道从医,治病救人。”

    于吉在陈昭面前也不敢维持那副仙风道骨的神仙模样,他听到陈昭之言也只敢幽怨瞥陈昭一眼。

    可不就是“感化”。陈昭把他和袁术关在一个院里,美其名曰互相做个伴。头几日,于吉日日都要忍受袁术整日喋喋不休的骂言,气得他直接找了个月黑风高的夜晚,闯入袁术屋内,梆梆两拳被袁术揍了两个乌青眼圈。

    袁术再纨绔也是Jing通剑术的世家子,于吉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头,实在不是袁术的对手。

    而后陈昭第二日就给他“报仇”了。

    ——很快啊!

    一剑下去,袁术当场瘫软如泥。陈昭还杀人诛心,在袁术咽气前悠悠道:“为全你与袁绍兄弟之情,你的骨灰,我会埋在袁绍墓对侧,墓碑相对,让你们日日相见。”

    袁术本还剩一口气,闻言,眼珠子一瞪,当场咽气!

    于吉看得腿肚子直打颤。

    陈昭转头问他:“道长可愿去医学院当讲学博士?”

    于吉二话不说,点头如捣蒜:“愿!愿!贫道这就去!”

    于是今日他就站在了此处。

    张仲景敬佩称赞:“于道长不愧‘老神仙’之名,济世救人,在下钦佩。”他好歹还被昭侯封了个太医祭酒,于吉却只是个讲学博士,可以说十分淡泊名利了。

    于吉强装笑颜:“贫道也是受神女感化。”

    他根本不敢动。

    随后各州郡县陆续招募学子。

    昭明学院建立之初,因为招收一部分出身寒门贫家的平民子女为学子还惹出了一阵不大不小的风波,有几个名士联名试图依仗自身影响力将贫民排挤出书院。

    随后许是做亏心事遭了天谴,几个名士陆续不小心摔断胳膊腿,还有一个名士不知吃错了什么东西,前一刻还在宴上挥斥方遒,下一刻就当着众人面口吐白沫,一命呜呼。

    没人摇旗呐喊,那场风波也就迅速平息了。哪怕背后有人说是陈昭使了妖术,可无凭无据,也只能不了了之。


下载app进行无广告阅读!

【1】【2】

添加书签

站长有话要说

希望大家下载本站的app,这样就可以永久访问本站,app没有广告!阅读方便

后期会推出留言功能,你们提交你们喜欢的小说,我来购买发布到本app上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