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尊负责luan杀,我负责嘎嘎 - 第112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潼关之后就是陪都,如果陪都陷落,邺都东北门户就会打开,可这个消息显然被人刻意隐瞒了,直到安扎快要打到家门口,他举兵的消息才刚刚传入京城。

    当战报传到御案前,君临境看着从北方战场传来的急报,他一看,这地形,这形势,这熟悉的战局……

    这不妥妥的送分题吗!?

    唯一的问题是主将人选,如果江寄雪没出问题,那么大邺朝野上下,无论是战力还是谋略,他都会是此战最合适的主将。

    但江寄雪现在还是戴罪之身,君临境只能另选一个值得信任和托付的将领。

    他最终任命成填为主将,命成填立刻改变战术,主打一个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

    兵法云“疾如风,侵如火”,成填率五万轻甲兵出邺都,这支部队不带辎重,不竖旌旗,御剑直达太行山下,靠着陪都粮仓充实的优势,五万官军直接在永济渠和叛军上演了现实版“秦王绕柱走”,安扎叛军刚摆开阵势要玩命,成填就带着人躲进太行山沟,等叛军埋锅造饭,官军突然冲出山崖放火烧粮,叛军好不容易撑到天黑想休息,四面山头突然锣鼓震天

    这样往复一个多月,叛军粮草眼见见底,安扎一拍脑门,决定分兵抢淮南!

    对此,君临境早有准备,当安扎分兵三万扑向淮南时,他犯下了人生最大误判,以为富饶的淮南道会像冀州般望风而降,但这也是君临境早就想到的,八千官军早就在博州蹲了半个月,就等这波送上门的人头。

    君临境一个月前就把博州大营改造成了“超级兵站”,八千披甲Jing锐藏在博州城里,每日炊烟减半,安扎的三万叛军刚摸到博州护城河,伏兵突然暴起,以逸待劳,叛军连博州城的护城阵都没打到,就被八千御士打得溃败而逃。

    而君临境真正的杀招此时还没用到,就在安扎猛攻潼关时,真正的绝杀来自幽州。

    三万早就从兖州征调的轻骑,在总指挥赵迟带领下,沿桑干河冰面狂飙八百里突袭雁滩,靠着定州的后援,把雁滩老巢捅了个对穿。

    安扎的弱点在于,他一心速战想要打进邺都,却完全忽略了后方,雁滩攻城战时,赵迟把缴获的叛军家书投进城中,没撑过半个月城头直接挂出白旗。

    当“雁滩陷落,家眷被俘”的消息传到前线,安扎仅余的七万叛军瞬间炸营,毕竟雁滩是安扎老巢,手下近一半兵力家属都在雁滩。

    父母妻儿是最重要的,此战过后,五万叛军连夜跑路,只剩下两万死忠跟着安扎败退,缩进莫州当乌gui。

    战局迅速由败转胜,君临境用了三招,地理上,永济渠拖住叛军主力,太行山消耗其锐气,淮南道诱其分兵,三层战略纵深让叛军每一步都踩进陷阱。后勤上,断粮道不如控粮源,君临境提前在兖州囤积百万军备军粮,叛军却还在靠劫掠维持。人心上,雁滩家眷是安扎集团的七寸,一封家书胜过十万铁甲。

    退守莫州的安扎仍不信命,他裹挟全城百姓上城墙,据城死守。

    莫城三面环山,易守难攻,借助山势可以搭建牢不可破的护城阵,这是君临境没有预料到的局面。

    君临境无奈,只能选择断粮围城,到此为止,安扎谋反败局已定,只要被官军抓获,千刀万剐都是对他的恩赐,所以绝境之中,安扎竟然选择了最极端的手段。

    莫城存粮不多,不到两个月,城中粮草就已经吃紧,于是,叛军做了一件耸人听闻震惊朝野的事,他们开始吃人,莫城三十万手无寸铁的百姓成了叛军的口粮。

    朝野上下都在关注着莫城的战事,安扎在城中拿百姓当粮草的事,迅速在大邺传开,一时间被顶上了热门。

    极端的战场上,吃人不是一件稀奇事,但大邺毕竟刚刚过了鼎盛期,自开国之后,这么多年没有出现过这样惨绝人寰,且广为人知的吃人事件。

    在舆论的压力下,君临境不得不主动和安扎谈判。

    然而到了这种时候,安扎提出的条件,竟然不是让君临境放过自己,或者自己的家人和跟着他一起谋反的兄弟,而是坚决要求,处死江寄雪,迫使君临境用江寄雪来交换莫城全城三十万人。

    君临境实在想不明白安扎此举用意,战争中“挟民为质”的政治风险和道德成本都极高,这样公开以百姓为质,还用这样极端的手段,会彻底丧失道义支持……

    但安扎显然不在乎这些,他最终要做的,竟然只是拉着江寄雪和自己一起死?

    君临境当然不会同意,战况再次陷入僵局。

    朝堂上下要求处死江寄雪的声音越来越大

    -

    紫宸殿内。


下载app进行无广告阅读!

【1】【2】

添加书签

站长有话要说

希望大家下载本站的app,这样就可以永久访问本站,app没有广告!阅读方便

后期会推出留言功能,你们提交你们喜欢的小说,我来购买发布到本app上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