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活 - 第571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还好,或许是忌惮如铁城的追究,这些马匪多数都是挑着村里人不多的时候来,抢了财物就走,但光是这样,也给村里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最重要的是,三家村的百姓们发觉,他们本来尊敬信赖,也的确在艰难的岁月中保护过他们的族中耆宿,在黄金地这里,却显出了自己的弱点来了-

    架子依旧很大,也依旧很会讲道理,甚至雄心勃勃,对军事的浓烈兴趣,让人很容易就误以为他具备了和兴趣相符合的过人天赋,然而,实际上呢?一遇到事情,急得抓耳挠腮,却偏偏张口结舌,一个主意也出不了,根本就不顶用!

    大家跟随你,是相信你能让大家过上好日子,至少不能比在老家的将来更差吧?不是说大家不能吃苦,而是看不到希望,这下心思想不浮动都难了,村里的矛盾,因此逐渐增加:既有农户和管事、族长之间隐晦的矛盾,也有几个族长互相埋怨,都嫌弃对方不顶用,也是在担忧将来,想着是否要把三家村的事权归于一统

    只要大家都起了这个心思,那纷争就是早晚的事。就这么几百个人,人人心思都不同,也有对自家族里忠心耿耿,不想那么多,埋头只顾着傻种田的,也有想从族长嫡出的年轻一代中找人拥戴,还是继续那套‘扶助幼主’的,还有些人,直接就把眼神转向了柳十一这样,并非族长嫡系,只是依附来此的支系。

    这些支持者,认为柳十一在几次村里出事的关头,沉稳有主意,能够指挥村里人,不管措施是否完全得当,光是这份禀赋就胜过同辈,而且学问也好,又知道种田,打仗也有胆色,几次在村外发现野兽,他都参与去追捕,便是这样的天资,才够资格带领三家村在黄金地挣扎立足。

    自然了,光靠这些,也难让村里其余人,尤其是那些长辈耆老,愿意低头听他的分派。这些村民有些自诩智多星的,也是很热心地给柳十一出主意:如果柳十一能和如铁城搭上线,那就好了,有如铁城的助力,再加上他们帮着吆喝,村里人就算不情愿,压力摆在这里,相信也会服气听话的。

    “其实,到了这里,一看是这样的情况,就该对如铁城服软了-且不说每年的种子,就是撒药喷药,防虫的方子,也是靠如铁城给,甚至要去如铁城买,有什么事情是不被如铁城拿捏的?就说这马匪,来了又来,还不伤性命,怎么想都有些蹊跷”

    柳十一思忖此事也有许久了,只是念头始终不得通达,今日也是借着这个机会,便对家里人吐露了心声,“固然都是本地的土番但如铁城麾下土番很多,谁知道这和如铁城有没有关系呢?也没准,一旦我们顺服于如铁城,这些马匪就不敢来了?”

    “其实,要得到如铁城的支持,最简单的莫过于去如铁城请求扫盲教师了,族长只知道写信哀求,却不肯让渡丝毫权力,如铁城当然是三推四推,绝不会把我们想要的东西给过来的。只是最反对请扫盲教师的就是大伯”

    柳十一的大伯,也是柳家族长,是他们的堂亲,也是原本在京中做到刑部员外郎,人称一声大官人的柳老爷,他的亲哥哥。柳老爷毫无疑问是柳家的大伞,那么柳大伯的地位当然也就稳如泰山了-实际上,传承十数代的大族,能有这样旺盛的嫡支,也是足够让人骄傲的了。

    不说别的,就是柳大伯自己,也有个秀才的功名在身上。平日里虽然怜弱悯下,在族里人望很高,但也最是老八板儿,对买活军的那套,非常反感,也很忌讳对如铁城献媚的提议,认为这种想法‘有失风骨’,没了骨气,违背了千年来极有盛名的柳氏家训,柳家子弟必然会逐渐离心散落,不如选择坚守,只要能熬过最艰难的数年,等到站稳脚跟,成了气候,也就真正有了和如铁城分庭抗礼的底气了。

    想得是很好,但在柳十一看来,这想法也就只剩个想字了,固然大伯是可以在饭也吃不上的时候继续坚守的,可族人如何能有这份高洁?就算族人有,其余村民呢?

    ‘宁可枝头抱香死’,或许大伯是愿意以身殉道,证明柳氏子弟的风骨,可柳十一并不愿意,事实上他早已在筹划着,倘若三家村零落,该去如铁城谋个什么职务了,也是因此才对农务异常的热心,如今黄金地这里,农业还是最为重要,种田种得好的汉人,一口饭总是有得吃,出身并不要紧。

    至于他哥哥,虽然读书上没有天分,但心灵手巧,喜欢捣鼓农具,摆弄机器,去了如铁城,如鱼得水,柳十一倒觉得比在三家村种田要强。他们家不比族长家里,没带来几个佃户,也要自家耕种,这且不说,食量还大,母亲手中又松,照这样计算,不几年,就要把带到黄金地来的那些家底吃光了,不想个出路,着实愁人。


下载app进行无广告阅读!

【1】【2】【3】【4】【5】【6】

添加书签

站长有话要说

希望大家下载本站的app,这样就可以永久访问本站,app没有广告!阅读方便

后期会推出留言功能,你们提交你们喜欢的小说,我来购买发布到本app上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