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底三千米备忘 - 第9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天才间的对话总是在另外一个层次,像我这种凡人所能做的,只有尽量加班加点,尽快完成各种体细胞的温度区间性状数据列表。

    加班加点再冲刺两个月,我们终于卡在了如何越过危险区间这个瓶颈上。在-60c到-5c之间,性状各异的体细胞都会相继破裂而坏死。

    至于如何突破危险区间,我们仍不得要领。

    再后来,又是何荷允,她想了个“简单”的构思——就叫纳米溶ye注入法好了。在纳米层级进行Cao作,在不同的体细胞中,注入相应的溶ye改变性状至统一,再注入另一种溶ye用以跳跃危险区间。

    原理很好理解,但很抱歉,没人知道该注入什么、怎么注入才能达到这两种效果。再说,解冻之后的分离,也是不可想象的复杂。

    是那个谁说的?真理往往在最简单之处。何荷允就沿着这种简单的构思,领着我们深究下去。科学的神奇之处就在于,前面的路上不知会有有什么样的困难或惊喜在等着你。

    经历过无数挫败,在一个小意外的错误启发下,我们竟真的找到了可行性的Cao作方法!何荷允的人生太奇怪了,所有老土狗血的情节总会在她身上发生。

    至于我们发现的方法,具体的原理就不在这里赘述了,相关的论文在去年就发表了,可以去查阅。

    理论是有了,可经过试验估算,成功率大概只有20—35。

    为此,我们三个负责人,加上古芝蓝四个,为着是否执行解冻讨论了很多次,甚至吵了几架。

    其实除了我,他们三个都是很有冒险Jing神的人,只是每个人的考虑的角度不一样,所以一直没能达成共识。

    再后来,当然是决定搏一搏。

    解冻启动的那天,所有人都集中过来了,作为首席Cao作员,我站在了最中间。

    他们一致认为我是最适合注入Cao作的人选,因为我进行的细胞级的Cao作训练最多,手最稳,而且个性最冷静。

    实验对象躺在面前,尽管肤色苍白得泛起淡蓝,体温极低下,可她仍是完完整整的一个人!完整得只像在沉睡。

    重申一遍,我不是学医的,面对人体进行如此重大的Cao作,心里忐忑着非常紧张。

    战战兢兢的进行调试,复检,好几双眼睛紧紧的盯着我,让人如芒在背——尤其是何荷允的目光。她是整个项目的发起人,是她提出来的方案,一组8人整整努力了一年多,而动手的重任却不得不落在我身上。她是那么的衷心希望能救活这个叫方秀的人,我当然不想让她失望,可是上帝啊,您知道她的期望是多渺茫!

    事实上,方秀27年前——现在该是28年前——就死了吧?虽然有微弱得不值一提的生命体征,可我从来不认为有可能救活……


下载app进行无广告阅读!

【1】【2】

添加书签

站长有话要说

希望大家下载本站的app,这样就可以永久访问本站,app没有广告!阅读方便

后期会推出留言功能,你们提交你们喜欢的小说,我来购买发布到本app上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