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燃斗志的七个孩子,欢天喜地的收拾着自己的小家。这是他们一生中的第一个家。
    后半晌,村子里热闹起来,卖鱼的村民不管怎样,晚饭前都会回到村子。
    卖不掉的鱼会被婆娘制成咸鱼,等着天气冷了卖给商队,商队会卖到更远的地方,他们去不了的远方。
    小顺村没有村长里正,但是有事都会找金老大,渔村的人来了又走,或者出海了再也未归。每次有新邻居,大家都拿出十分的热情。
    渔村里的孩子不多,一下子来七个,女人们最高兴。盼儿猜,他们应该是刚听说就一窝蜂的来看他们。
    “叶大郎在家吗?俺是老金家婶子。”
    菱角和叶青竹去后边挑水还没回来,刚好柳承和汤圆在院子里整理渔网。听见妇人说话声齐齐扭头。
    金婶子一看,心疼的直咋舌。
    “啧啧啧~可怜见的,咋这么瘦哎!你们哪个是大郎?”
    两人放下渔网,汤圆拿了屋里唯一的木墩子请人坐下。
    柳承道:“金婶子好,我大哥和二姐挑水去了,这是老三,我是老四,剩下的在屋里呢。”
    说话的功夫,不远处又传来女子豪爽的说笑声,原来是几家伯娘婶子的一起过来了。
    “呀,金大嫂子在呢?就你腿快。”
    金婶子拉过两个孩子让他们认人。
    “后边那个胖的,喊她姜嫂子,就跟这隔了一家的那个。这个瘦高些的住我家东头,当家的姓赵,你们得喊伯娘。那个……”
    “我呀,就住你家旁边,喏,就是那家,喊我李二婶。”
    屋里的盼儿几个正在刷锅烧水,听见说话连忙把柴火收拾好,擦了手来到屋外。
    一溜的小脑袋瓜都跟水里的海苔似的,同样瘦的皮包骨头,嘴唇干裂。
    挨着喊了人,妇人们哎哎的应着。家里还有活呢,金婶子问家里缺什么,赵伯娘问晚上有没有吃喝。
    汤圆一一答了,还说了家里的吃食是谁家老太太送的。打过招呼妇人们也不啰嗦,纷纷回家伺候家小。临近晚饭的时候,总算把住人的屋子收拾出来。
    床只有一个,挤不下这么多人,好在席子还能用,晚上关了门窗,打几天地铺还能扛得住。
    西屋小些,床挪过去给姐妹三个。他们男孩子在东屋睡地上。
    盼儿忙着切白菜时,屋外又热闹起来,这家端一碗糊肚,那家送一点豆沫子,还有的收拾了家里的旧衣裳旧被子的。
    “俺家这破被子,棉絮都硬了,不嫌弃就拿去铺身下隔点chao气。”
    “顾大娘可真是帮大忙了,正好晚上打地铺席子不够呢。”
“丫头啊,这衣裳是俺们几家凑的,你别看补丁摞补丁的,百家衣是传福气的。”
希望大家下载本站的app,这样就可以永久访问本站,app没有广告!阅读方便
后期会推出留言功能,你们提交你们喜欢的小说,我来购买发布到本app上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