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1355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会议室里响起一阵低声讨论,罗洋注意到几位资深设计师正在快速记录着什么。

    “更重要的是。”他提高声音继续道,“‘半无尾布局的Cao纵特性与常规布局类似,有利于习惯了歼15的飞行员进行过渡……在当年的竞标受挫后,预研办公室这几年一直在优化这个方案,特别是与航发集团合作后,在动力系统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说到这里,罗洋转向坐在角落的李春蓬:

    “李主任,请你介绍一下目前的进展情况。”

    李春蓬,预研办公室主任,一位约莫三十岁出头、戴着厚眼镜的技术专家,闻言有些局促地站了起来。

    如果从逆光的角度看过去,甚至能注意到额角上出现的汗珠。

    “呃……谢谢罗总。”

    他清了清嗓子,声音中透出几分紧张:

    “近四年以来,我们一直和航空动力集团的常浩南院士团队合作,针对第五代变循环发动机的性能特性做出针对性改进……”

    “尽管目前常院士本人的主要Jing力仍然集中在高超音速飞行器上面,但也已经有不少气动方面的研究成果被转化到了雪鸮方案上面……”

    说到这里,李春蓬突然停了下来,显得有些支支吾吾。

    这个项目一直都是挂靠在航空动力集团名下,只是定期向盛飞进行汇报进展而已。

    因此罗洋看见对方这副表现,下意识以为是工作遇到了什么阻力。

    毕竟以央企三级部门一把手的位置而言,李春蓬确实过于年轻,相对缺乏经验。

    只不过跟他对接的那位更加离谱罢了。

    因此开口鼓励道:“新技术应用难免遇到困难,有什么问题尽管提出来,我们一起解决。”

    “不是进展不顺利的问题……”李春蓬推了推眼镜,解释道,“事实上,雪鸮方案的进展……可能和大家想象的不太一样……”

    听到这句话,罗洋和孙琮交换了一个疑惑的眼神。

    “什么意思?”孙琮直接问道。

    李春蓬露出复杂的表情:

    “最近几个月的进展太快,所以整个方案有可能出现……呃……完全翻天覆地的变动。”

    会议室里瞬间安静下来。

    “总的来说,航空动力集团那边已经确定,未来的第五代发动机除了变循环技术以外,还会采用没有机械动作结构、因此不会产生额外重量和可靠性负担的引射式矢量推进技术。”

    李春蓬平复了一下情绪,介绍道:

    “而相对应地,我们预研办也正在讨论,是否要将雪鸮验证机的设计方案从最开始类似yf23的半无尾布局改成同时取消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的全无尾布局,通过推力矢量技术结合嵌入式舵面提供Cao作力矩……只是还没有形成一致结论,所以没向集团方面汇报。”

    “什么?”

    会议室里顿时炸开了锅。

    很快有人提问:“这个意思是……飞翼式布局么?”

    罗洋抬手示意大家安静:“让李主任把话说完。”

    李春蓬启动电脑,并打开了一张渲染出来的3d设计图。

    很快,投影屏上立即显示出一个前所未见的飞机设计——流畅的翼身融合体,没有任何突出的控制面,如同一片锋利的刀锋。

    会议室里鸦雀无声。所有人都被这个巨大的变动震撼到了。

    罗洋第一个回过神来:

    “但实现无尾方案最大的障碍应该不是控制力矩而是航向稳定性……没有垂尾,在大迎角状态下很容易进入尾旋,你们准备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目前还没有工程上的解决方案,但理论依据已经确定下来了。”李春蓬切换到另外一个pdf文件,显示出一组复杂的流体力学方程和压力分布图,“可以通过在高速流场中构建一系列压缩和膨胀流动,使飞行器后体迎风面产生高压区,背风面产生低压区……”

    他指着屏幕上不断变化的流线图:


下载app进行无广告阅读!

【1】【2】【3】

添加书签

站长有话要说

希望大家下载本站的app,这样就可以永久访问本站,app没有广告!阅读方便

后期会推出留言功能,你们提交你们喜欢的小说,我来购买发布到本app上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