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1405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时间在高度专注中流逝。

    从上午持续到傍晚,又从太阳初升到第二天午后。

    直到最后一根信号线缆接入,孙飞亲自按下中央控制台的启动钮。

    低沉的嗡鸣声在测试中心响起,设备指示灯次第点亮。

    巨大的主控屏幕上,蓝底白边的“微观表征技术联盟公司”字样清晰浮现。

    “成了!”

    不知是谁低呼了一声,紧绷的气氛瞬间松弛。

    虽说行百里者半九十,但总归是完成了最重要的节点之一。

    “这是我们二号测试中心落成以来,第一台国产大型设备。”张韬凝视着屏幕上的汉字,感慨万千,“而且直接就是最贵的那台。”

    “我们给合作试用单位报的可都是成本价,”孙飞一边快速Cao作着初始化程序,一边半是玩笑半是认真地回应,“价格应该比你们之前进口的单功能透射电镜还低些。”

    “设备本身是便宜了,”张韬就像一个刚拿到新玩具的孩子,在旁边不断转悠着细细查看,“但我们所里把地下测试中心的供电、冷却、隔震、防磁几乎全升级了一遍,还专门铺了一条能让转运车开进来的坡道,这配套投入可一点不便宜。”

    孙飞没有接话。

    按照流程,设备通电正常只是第一步。

    还需完成一轮实际样品测试,验证其功能达到合同约定,方能最终签收。

    “令骁,”张韬转头吩咐,“去把准备好的那批验证样品拿来,尽快安排上机测试。”

    “明白!”王令骁应声转身。

    “等等。”张韬又低声补充了一句,声音仅容两人听见,“从几个组里随机抽,制备试样前打乱顺序,编成新号……对应关系,你、我,还有中心陈主任三个人知道就行。”

    王令骁眼神一凝,心领神会:“好的,老师。”

    他快步离去,不多时便带回一个密封的样品盒。

    里面是十几份不同形态的粉末样品。

    孙飞作为设备提供方,只对设备性能负责。

    他并需要不关心样品内容,示意助手将样品盒放在制样台旁,接着准备亲自上手Cao作。

    这也算是对化物所技术人员的现场培训。

    “ta-01的核心突破之一,是用统一的纳米针尖试样,取代了传统te复杂且重复性差的薄片制样。”

    孙飞的声音在安静的测试中心清晰响起。

    几十道目光聚焦在他那双套着丁腈手套的手上。

    所有人都知道,这很可能是一个材料井喷时代的序幕。

    冒一次险!

    孙飞打开一个Jing致的样品盒,里面整齐排列着数十枚微小的金属针尖基座。

    “配合我们升级的全自动电解抛光工作站,可以实现高通量、高一致性的针尖制备。”

    只见他将少量粉末样品置于特制模具中,启动设备。

    机械臂Jing准Cao作,电解ye雾化喷射,电流参数Jing密调控。

    不到十分钟,一枚顶端被抛光至原子级锐利、承载着样品的针尖试样便制备完成。

    其速度与便捷性,让围观的研究员们发出低低的惊叹。

    孙飞动作行云流水,很快便完成了十几个针尖试样的制备,并逐一安装在一个小巧的、顶端呈球状的多功能样品杆上。

    “样品杆支持360度无死角倾转,这是实现高Jing度电子断层扫描的基础。”

    他将样品杆送入设备真空腔。

    主控屏幕上,复杂的三维Cao作界面亮起。

    孙飞演示着令人眼花缭乱的Cao作:

    样品杆在真空腔内流畅旋转、倾斜;

    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te)图像实时呈现,清晰度惊人;

    串行采集的二维图像被高速反演算法瞬间构建成三维立体结构;

    最关键的环节到来——原子探针断层分析(apt)模式启动。

    “看这里。”孙飞指着屏幕上飞速滚动的数据流和同步构建的三维点云模型,“ta-01的另一个核心,是利用apt获取的原子种类和位置信息,对te的三维重构进行全自动校准和优化。”

    他的语气中带上了些许自豪:

    “传统方法需要大量人工干预和试错,耗时极长而我们是实时的。”

    就在三维重构进程高速运行之际,一位化物所的Cao作员看着屏幕上代表样品杆旋转角度的参数,忍不住提问:


下载app进行无广告阅读!

【1】【2】

添加书签

站长有话要说

希望大家下载本站的app,这样就可以永久访问本站,app没有广告!阅读方便

后期会推出留言功能,你们提交你们喜欢的小说,我来购买发布到本app上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