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抗路夫妻日常[年代] - 对抗路夫妻ri常[年代] 第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唐骥当然不会忘记,因为留洋的经历,他们二人的婚礼是西式婚礼,曾许下过无论贫穷或者富有,都不离不弃的诺言,只是此一时彼一时,如今保下他们母女俩才是重中之重。

    毕竟母女俩几乎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自小锦衣玉食,没受过什么苦,若是下了乡,不知道要怎么过活。

    “你就算不为自己着想,也得为云舒想想不是吗?”

    他们两个人的身份都有问题,同样有资本家的背景,但冯家出了一个保家卫国的军人兄长,还有一个始终坚持在前线的姐姐,父母更是将所有资产全部支持国家,即便如今只剩冯嬅这个小女儿,即便冯家没人了,那帮人再怎么猖狂,也不敢动到冯嬅身上。

    而他不同,祖辈敛财颇多,在父亲这一辈才彻底衰落,又有他出国留学的经历,加上前不久说错了话,这一场劫难在所难免。

    若是不离婚,妻子女儿都得跟着自己吃苦。

    “爸爸,非得下乡不可吗?”对上母亲愧对的眼神,唐云舒不死心问。

    今日这一幕幕,与梦中一模一样。

    父母为离婚一事争吵,最后父亲还是妥协了,要带着母亲一起走。

    而对于她,母亲不知托了多少关系,说是为她安排了一桩婚事,一桩足矣护她此生无忧的婚事。

    梦里的她是怎么回复的呢?

    一边是可亲可敬的父母,一边是幼时只见过一次的陌生男子,自然是毅然决然跟随父母下乡。

    于她而言,若是寻不到志趣相投、惺惺相惜的爱人,那婚姻与囚笼无异。

    更何况母亲说的那人,虽然只是幼时匆匆见过一面,她也知道那是一个粗俗无礼的人,更何况如今还当了兵。

    听同学说,许多当兵的都是大字不识一个的兵痞子,依照那人自小表现出的顽皮样,一定也是同学口中所说的那样,与她想象中的理想伴侣实在相差甚远。

    她热血满满的地跟着父母下了乡,结果却不尽人意。

    乡下的日子不是古人诗词中描述的“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怡然自得,也并非“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Yin学种瓜”般的田园之乐。

    而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土里刨食,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枯燥无味,也是满手老茧冻疮,吃不饱穿不暖的筋疲力尽。

    曾经执笔作词作画的手,如今拿起锄头对付着坚硬如铁的土块;昔日与同窗探讨大家诗词名画的嘴,如今不敢再开。

    他们一家三口自幼便没有吃过什么苦,这些乡下的东西对于他们来说简直难于上青天。

    父亲因为有着独自在外留过学的经历,应付起来相对轻松一些,只是再加上照顾母亲和她,不亚于雪上加霜。

    只是事情都已经到了这一步,除了咬牙坚持,别无他法。

    她无数次对自己说,熬过去就好,习惯了就好。

    日子在水深火热中过得极为缓慢,对于他们这些成分不好的人,根正苗红的乡亲们多数时候是不搭理的,但也免不了受欺负。

    时不时的批斗检讨和脏活累活,长时间的白眼和讽刺,时间一长,他们竟也慢慢习惯了。

    而这习惯的时间,也不过短短三个月。

    苦难怎么会给你足够的宽容,三个月时间,彻底改变了他们一家。

    就在唐云舒以为这一辈子就这样煎熬下去也不错时,悲剧再一次上演。

    作者有话说:

    1出自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

    2出自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预收《炮灰路人甲觉醒后咸鱼了[七零]》求收藏呀!


下载app进行无广告阅读!

【1】【2】【3】

添加书签

站长有话要说

希望大家下载本站的app,这样就可以永久访问本站,app没有广告!阅读方便

后期会推出留言功能,你们提交你们喜欢的小说,我来购买发布到本app上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