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与大将军清清白白 - 第59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殿下,有臣子忍不住劝道, 眼下形势不利,再拖延下去也非上策,还是先回邺城主持大局为好。

    是啊,若卫王看见殿下这样执迷,也会痛惜的。

    卫王指的是卫宁,也就是卫衍的父亲。因为卫宁一生没有称帝,卫衍的哥哥称帝后也还没给卫宁追封,所以诸臣只用卫王称呼。

    听臣子们提到卫宁,卫衍忽然情绪低落。

    母亲觉得他丑,兄弟也拿这一点戏弄他,只有父亲不在意他的容貌,也从不拿他的容貌说事。

    他敬仰父亲,想建成超越父亲的功业,难道这也不能实现吗?

    卫衍手掌紧紧握着马缰。

    那五万俘虏,是杀给贺兰绪看的。

    几日和贺兰绪交战下来,他发现无法用正常的军事手段战胜贺兰绪。

    将俘虏杀死,抛尸悬瓠城,再引贺兰绪亲眼看到。贺兰绪是重情义之人,看到后,不可能不为之心伤。

    所有人都知道贺兰绪病重,但贺兰绪就是不死。

    这番巨大的刺激下来,就算贺兰绪不被当场气死,病情也能再度加重。

    以五万燕国人的命,换燕国失去一个君主,受损失的全是燕国,没理由不做。

    他想等到贺兰绪的消息再回去,是病情加重也好,也一命呜呼也好,总要听到一个消息。

    但这些人说的也有道理,邺城不能长久无人主事,他的哥哥可还是有几个子女,而母亲向来不喜欢他,一定会在邺城制造阻碍。

    拖得越久,他离帝位也越远。

    只是这样走总有些不甘心。

    卫衍看向几人,依次指过他们,道:孤要回邺城主持大局,你们在这里多留一旬。如果燕国那边有消息,就应时而动。

    鲍检照也在被留下的几个人里,不用真跟着卫衍跑去邺城,他松一口气,左右看看同样被留下的其他人,冷静领命。

    夏军回师的消息也传到了崔衍昭这里。

    现在和燕国订了盟约,夏国军队也已回师邺城,北方的威胁暂时消除,看上去他们也该回去了。

    这几天贺兰绪已经发了国书,并遣人把贺兰宝接了回去。

    夏天闷热干燥,崔衍昭有些怀念江河环绕的建康城,也有些想念太后。

    一开始他和太后之间是很生疏,但时日久了,他还是能从太后那里感受到关心。他并不是没有感情的人,不可能无动于衷。

    臣参见陛下,愿陛下长乐无极。姜质来到营帐,拜见崔衍昭。

    军营里一切从简,而且崔衍昭也意识到王适安的亲信对他多有不服,此时居然如此正式地行礼,让崔衍昭下意识提高了警惕。

    左寓被王适安请封为丹阳尹后,就是姜质接替左寓的位置,王适安对姜质很信任,大多数时候都会带上姜质。

    姜质做事,基本都是有王适安授意。

    难道是有什么王适安不好意思当面对他说,而且又特别严肃的事?崔衍昭想道。

    姜质正了正神色,开口道:大将军此番北伐立功,回朝后陛下打算如何封赏?

    崔衍昭:

    上次晋升国公的典礼因为大臣们的误解,筹备时候发生了一些小意外,以至于没有举办成功。

    现在王适安的功劳已经足够封王,所以只能把晋升国公和封王一起办了。

    但是这是很明显的事,也没必要特意来问吧?

    崔衍昭不甚确定姜质是什么意思,道:大将军的封赏自然不会少。

    他注意到姜质的表情一下变得不好看。

    虽然很快又变了回来。

    好像不满意他的回答的样子。

    是不同意王适安晋封?

    难道这个人其实是其他人安排在王适安那里的卧底?

    朝堂百官的影子在崔衍昭脑海里依次闪过。

    都不像是幕后黑手啊。崔衍昭疑惑地想道。

    而姜质听到崔衍昭回答,有种果然如此的感觉。

    陛下果然忌惮大将军,并不择手段阻止大将军的晋封过程。

    上次大将军在众人面前所说的陛下要立大将军为后,一是告诉他们陛下也在反对大将军晋封的势力之列,二则是以此警告陛下这样的诡计不要再用第二次。

    但是显然,陛下并没有把大将军的警告放在心上,如今又想敷衍了事。


下载app进行无广告阅读!

【1】【2】

添加书签

站长有话要说

希望大家下载本站的app,这样就可以永久访问本站,app没有广告!阅读方便

后期会推出留言功能,你们提交你们喜欢的小说,我来购买发布到本app上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