凰涅天下 - 分卷阅读746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闪电突袭

    三月二十日,天晴,刮南风。

    三十多艘“商船”静悄悄地开进了辽东半岛最南端的海湾。

    这里是大唐时代的“都里镇”,大唐的使节就是从这里登陆前往渤海郡,可惜因为海盗掳掠不绝,让这个渔港渐渐萧条下去,直至渺无人烟。

    海湾口的东岸有座矮山名黄山,唐玄宗时期渤海国臣属大唐,玄宗派使节鸿胪卿崔忻出使渤海,册封使命完成后,归国时经过这里崔忻命人在黄山之下凿井立碑以纪事,遂人称此山为黄井山,又由“黄井”逐渐读成“黄金”,山便成了“黄金山”。

    卫希颜率领几名将领登上黄金山,从山顶俯瞰下去,这个海湾口就像张大的狮子口,而三面被围的海湾就是它的狮腹。

    “以后,这里就叫旅顺口。”卫希颜手中的马鞭斜指山下,对李宝等人道,“一取旅途平安、顺风顺水之意,二取守御平顺之意。”

    众将都喜笑道:“这名的意头好。”

    此地远离本土,遥隔大海,谁不希望旅途平安、顺风顺水?

    山下,两千官兵登陆后正在有条不紊地按指令行事,一部分放哨做防御,工兵在测量地形,确定炮台、堡垒的地点和走势,一部分兵员提着斧头等上山伐木,用来搭建码桥,方便舰板运炮……整个气氛紧张却又井然有序。

    从山上望下去,新出炉的“旅顺口”南面向海,西北面是连片的低矮山林环绕,东北部是大片滩涂,对从辽东半岛内陆南下的金军形成天然的屏障。

    除非攻击来于海面,否则,金军要想攻克建成后工事完备的旅顺口炮堡绝非易事。而且,这里位于辽东岛末端,地形狭窄,难以展开兵力,兵员再多也无济于事,只能用兵家大忌的“添油”战术,打光一拨又添一拨。而守军凭着城墙和火炮,只需少量兵员就可防御。

    吴璘击掌道:“果然适于防守。”

    相比陆地攻击,更大的威胁反倒是来于海上,隔海相峙的北廷水师的攻袭,所以面向湾口的炮台修筑至关重要。

    在卫希颜的辽东战略中,旅顺是辽东半岛的海上防御口,也是攻打辽东的后勤据点,但面向辽东内陆的重要防御线不是旅顺,而是北面的苏州关。

    这个苏州不是江南水乡的那个苏州,而是曷苏馆路的苏州,位于辽东半岛南端,治所来苏县,距旅顺口不到二百里,苏州关就在来苏县境内,是一条长达十五里的“土长城”关隘。

    这条“长城”修筑在半岛最狭窄的地段,因为东西海湾的相逼,在这里形成一道地峡,最窄处仅十二里,“长城”从东北往西南横亘地峡,隔断了半岛往内陆的交通,只能从关墙下的驿道通行。

    唐朝末

    年国势衰微,辽太祖趁机将势力扩张到唐朝统治之下的辽东,并匆忙修筑了这条“长城”,既是防止中原势力攻扰,也是想控扼这条海上通道,谋取商路利益。

    但耶律阿保机死后,次子耶律德光继位,镇守辽东的前皇太子、东丹王耶侓倍从“长城”的镇东海关口渡海投了南唐,耶律德光大怒下中断驿路,加强关口防守,遂使关隘以南的半岛越来越荒凉,到辽国晚期时,已经没了人烟。

    金国灭辽后,沿袭辽制,派兵驻守苏州“长城”关隘。

    这条“长城”像居庸关、古北口长城一样,都是沿着山脊修筑,金军共设了三个关口——前关、中关、后关。前关即三山湾海口,关墙临海一侧非常险峻,像海里拔起的一座山,被刀削去了一半,又称劈山墙,易守难攻,因此关口虽然重要,却只驻了一百女真兵。


下载app进行无广告阅读!

【1】【2】

添加书签

站长有话要说

希望大家下载本站的app,这样就可以永久访问本站,app没有广告!阅读方便

后期会推出留言功能,你们提交你们喜欢的小说,我来购买发布到本app上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